在近年的国外报章杂志上,除了频繁出现的“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以外,又多出了个“有机化妆品”。“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在大型超市和卖场中上市,其与一般果蔬的差异是,宣称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和农药,而使用天然、低毒的“有机”化肥和农药,从而冠以“有机”的美名。而推陈出新的“有机化妆品”,可以说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商业噱头。也就是在配方中,使用了天然、低刺激的表面活性剂,同时不添加尼泊金酯类的防腐剂而已。可是,天然表面活性剂受到来源和成分的限制,很少被直接用来配制化妆品和洗净用品。 绝大多数所谓的“天然、低刺激的表面活性剂”都是由天然原料经化学合成而制得。充其量只不过是“半天然的”。不过由于其刺激性比较低,所以“温和性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还是比较科学。
为了开发刺激性更低的表面活性剂,必须深入理解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作用。至今为止,科研人员已从下列观点出发,进行了下列各方面的研究 :皮肤表面pH与表面活性剂pH之差导致的皮肤pH的变化 ; 因天然保湿因子(NMF)或是细胞间脂质等因素,导致的角质层屏障功能的降低 ; 表面活性剂在皮肤上的残留或被吸收而导致的蛋白质的变性以及细胞毒性等。 利用天然原料开发刺激性更低的表面活性剂,受到了厂商和科研人员重视。已开发成功的代表性产品有氨基酸系列表面活性剂和糖系表面活性剂。近年来,此类表面活性剂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化妆品”中。 实际上,“天然”与“低刺激”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安全性和刺激性的评价,只是一种推测和比较。例如,在人们的概念中,凡是在人体中大量存在的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比较小。此外,以“天然”为形容词的护理用制品,在使用时就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如果宣称产品是“天然”和“有机”的概念,那就表明该清洁护理用产品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重视环境的亲和性。也就是说,“天然”、“低刺激”和“环境亲和性”是不同含义的三个完全独立的因素。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原料才是理想的清洁护理用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系&糖系的表面活性剂
顾名思义,所谓氨基酸就是在一个分子中既有胺的基团又有酸的基团。此类分子一般皆为蛋白质分子组成。种类多达20余种。大多是指L-α-氨基酸。氨基酸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更是含糊。此类表面活性剂只能够用作洗涤成分,是在酸性或中性的L-α-氨基酸基团上引进碳氢链,从而生成了酰基氨基酸。酰基氨基酸与酰基缩氨酸(肽)以及具有三甲基甘氨酸(甘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骨架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统称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用表面活性剂清洗以后,对角质层中NMF(保湿因子)含量测定后表明,清洗以后角质层中NMF(保湿因子)含量会减少,而酰基谷氨酸盐减少量为最少。温和型表面活性剂中,酰基谷氨酸盐可谓是出类拔萃的品种。用于配制皮肤类清洗剂时,虽然泡沫稍低于肥皂,但冲洗时以及清洗后的皮肤感觉润滑、舒适。从功能上来评价是物有所值。此后,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一系列酰基氨基酸类产品,例如椰油酰基氨基丙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钠。这两种氨基酸具有泡沫丰富、感觉更润滑舒适的优点。经过与肥皂比较后发现,不会降低角质层水分的含量。现在在不少品牌的洗面类产品、婴幼儿沐浴类产品和卸妆类产品中,均使用此类表面活性剂。
这是一种以糖作为亲水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品种繁多。现用作清洗活性物的只有烷基葡萄糖苷和一些糖酯。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泡沫较弱。但性能不受pH变化的影响,而且刺激性比温和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低。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可利用后者亲水基团之间相互的排斥起增稠的作用。在液体洗涤剂中可以代替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欧洲的“有机化妆品”中,糖酯与酰基氨基酸复配的实例甚为多见。 3⃣椰油酰基氨基丙酸钠和椰油酰基甘氨酸钠在洗面类中的应用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